中国外汇交易信息网
China Foreign Exchange Trading Information Network
现阶段,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双向波动已成常态,有效管理外汇风险已成各类市场主体稳健经营的内在要求。监管部门与市场主体并肩同行,坚守服务实体经济本源,在全社会筑起树牢汇率风险中性意识,我国企业汇率风险管理能力将再上新台阶。
2022年行至下半程,新鲜出炉的各项数据陆续展现我国经济的韧性。外贸规模稳中有升,上半年我国货物贸易进出口同比增长9.4%;实际利用外资前5个月延续两位数增长;跨境资金流动呈现总体均衡,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区间双向波动。
外汇市场平稳运行的背后,是我国经济的高质量发展;外汇市场韧性增强的背后,是市场主体汇率风险管理能力的持续提升。2022年前5个月,企业使用远期、期权办理外汇套保合计6564亿美元,同比增长42%,外汇套保率较2021年全年上升5.2个百分点至27%。
今年以来,面对复杂多变的外部环境,一系列金融外汇服务实体经济的政策措施密集出台,助力市场主体纾困、提升汇率风险管理能力,为外贸保稳提质、稳住经济基本盘提供了有力支撑。
政策有力助企纾困 解决企业“急难愁盼”
二季度以来,国内外不确定因素有所增多。新冠肺炎疫情反复、主要发达经济体加息叠加地缘冲突引发国际汇市波动加剧。人民币汇率呈现先贬后升的双向波动,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交易价日均波动幅度创历史新高,弹性显著增强。人民币汇率的波动性上升,外贸企业进行汇率风险管理的需求和压力也相应加大。
“进口成本高了,这几个月进口量比往年减少了20%-40%。”一家从澳大利亚进口铁矿石的广东企业负责人告诉记者,因企业外汇风险敞口暴露较大,汇率波动也给企业带来了一定的汇兑损失。
一家出口俄罗斯的生物科技公司,因俄罗斯部分银行受到制裁而支付系统受限,加上近几个月卢布汇率的大幅波动,迟迟收不到俄罗斯客户的付款,面临无法收回大额货款的风险。
记者针对广东、山东两地的调研显示,当前企业主要的“急难愁盼”诉求包括:采取税收优惠政策推动外贸企业转型升级;稳定原材料、海运费等的价格预期;扶助受地缘冲突影响的企业,减弱地缘冲突的影响;金融机构加大外汇避险、风险咨询等配套金融服务,等等。
稳住亿万市场主体,帮助中小微企业纾困,就是稳住了经济基本盘,才能在“稳”的基础上求“进”。提升实体经济防范汇率风险的意识和能力,是进一步夯实汇率市场化形成机制的基础性工作,也是做好“六稳”“六保”特别是稳外贸、稳市场主体的重要举措。
4月18日,中国人民银行、国家外汇管理局(以下简称“外汇局”)发布《关于做好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金融服务的通知》(以下简称《通知》),出台